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过年不回家的人——记黄河滩区坚守岗位的乡村教师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高林现
2013-02-18 11:06:08 |

  欢声笑语辞旧岁,金蛇飞舞迎新春。一年一度的春节到了,在举国上下共话团圆,同享和谐的日子里,人们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走访亲友,串门拜年。共度新春佳节。然而,在范县这座全国重点扶贫县的偏远乡村中学里,还有一群放弃与家人团圆的春节假期,坚守岗位,日夜守护学校安全的教师。2013年2月9日上午,我们在不时传来震耳的鞭炮声中,来到范县陈庄乡中学,去探访这样几位默默守候学校的教师。他们当中有坚守学校二十余年,不回家过节的张衍荣,有毕业后连续15年不回家的2012年度濮阳市“学生最喜爱的教师”、范县第三届“十佳最受欢迎的教师”王连民,在他们身上凝聚中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正是拥有这份情怀,让他们才甘守着这份孤独和寂寞,也使得农村教育在均衡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
  一
  当我们走进张衍荣老师一家居住的小院时,正赶上陈庄乡中学副校长赵凤娥等领导带着慰问品和新春对联,慰问张老师一家。
  作为范县陈庄乡中学仅有的几位60后教师之一,张衍荣老师一直以来坚持以校为家,敬岗爱业,默默为范县陈庄乡中学的教育事业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20余年来,张老师每逢春节来临时,总是主动请缨,担负起守护学校春节安全的重任,每天早晨早起巡视学校的各个角落,看护校园一草一木的安全。每个教室、办公室、学生宿舍以及教师住宅区门窗、线路安全都成为他重点巡视的对象。
  “结婚二十三年了,每年春节都没回过老家。”张老师在一阵嘘寒问暖之后,谈起个人春节生活时,温和的微笑着说。
  “老家离学校八、九里路,算是离家较近的老师,再说学校假期安全需要人守护,作为老教师,理应带头做表率。”张老师说,自师范毕业后,被分配到该校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20余年来,张衍荣老师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先后送走了上千名初中毕业生。先后多年被评为乡级、县级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在他的衣柜里,整整齐齐的保存着20余年来获得的各级各类荣誉证书。
  二
  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我们走进了在2012年被评为濮阳市“最受学生喜爱的教师”的王连民老师居住的小院。远远的就听到王老师屋内笑语不断,走进房间,就看到王连民老师和他的妻子正和几名学生一起围坐在案桌四周包饺子。
  “这几名学生是我带的班里的留守学生,”王老师看我们好奇,指着一名女同学说道,“王艳的父母在东莞电子厂加班,春节回不了家,李伟强、张兰的父母也是这样,所以我就邀请这几个孩子到家来一起吃顿年饭,来消除孩子思念父母的焦虑。”
  说话间,我们了解到,王连民老师一直以来担负着毕业班的教学,为支持学校工作,几年来还兼任两个班的班主任,负责100多名学生的教育管理。每逢周末和节假日,王老师总要抽出时间到留守学生家中走访,及时帮助留守学生解决情感上的缺失。
  “叔叔,你帮我们和王老师照张像吧。”那名叫王艳的女孩看我手中拿着相机,微笑着对我说。
  随着快门“咔嚓”声,我怀着对王老师的敬佩和对孩子们的喜爱的心情,为他们留下了一起吃饺子、谈笑的几组镜头。
  看着王老师房内四周爆皮的墙壁,该校副校长王广华介绍说,现在教师居住的房子,都是学校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方便教师工作和生活盖起的砖瓦房,这里又是水稻产地,房屋时间久了,已经有些破损。好在今年开春后,范县第一批教师周转房就要在我们学校开建,并争取在入冬前让教师入住,这样就彻底解决教师住房的后顾之忧了。
  时间过得很快,告辞王连民老师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了。走在这所面积不大,但布局合理整齐,环境优雅美丽的乡村校园,感受着两位留守在校园的老师带给的温馨和幸福,我真切的祝福他们,祝福在教育第一线默默奉献着青春的广大教师在新的一年里生活幸福,合家欢乐!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