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投稿】李艳玲:爱每一个孩子 爱孩子的一切
1999年9月,带着神圣和自豪我来到了新乡名校一师附小,成为耕耘在这里的一位新园丁。更加有幸的是,学校安排我成为56个孩子的班主任,让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在教育的天地里,领着一群孩子飞来飞去。领导看着我稚嫩而激动的脸庞,一再交代:要爱每一个孩子,无论是乖巧可爱的,还是调皮捣蛋的,要爱孩子的一切,不仅爱他们的优点,还要爱他们的缺点。十二年来,我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爱每一个孩子,爱孩子的一切,成为一个受学生爱戴、受家长称赞的班主任!
一、我眼中的孩子,只有差异,没有差别。
曾听一位教育名家说:“怎样才算爱孩子?伸出手掌看看就知道了。”是的,伸出手掌,五个手指不一样齐,却各有各的用途。我们面对的孩子就是这样,他们长相不同,性格各异,但都有自己的优缺点,有自己的成长速度。我们不能像工厂生产零件,制造一个模具,教出成千上万一样的学生。
有个这样的认识,我就能心平气和地研究学生,了解学生,进而根据他们的特点因材施教。比如成绩优异的小茹,学习认真,多才多艺,是同学们羡慕和老师夸奖的对象,可是在家里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公主,非常懒惰。在表扬她优点的同时,我和她谈心,让她了解父母的辛苦,多帮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再如成绩较差,性格内向的小峰,觉得自己是班上可有可无的学生,缺乏自信。在他多次主动帮助值日生扫地后,我利用一次班会,郑重其事地夸奖了他,并让学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去寻找他的闪光点,之后又召开了一次“夸夸小峰”的主题班会,使小峰变得开朗自信,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提高。
自然界中有着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颜色的花朵,每朵花都有着自己的美丽,都应该得到尊重、理解和赞美。我所面对的孩子也是一朵朵不同的花,他们之间存在差异,而没有差别,我真诚地去肯定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绽放自己的美丽。但是无论带哪个班级,我都会对孩子们说:老师希望你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好人,一个对他人有用的人,一个因你的存在让别人生活更美好的人。
二、我面对的家长,都爱孩子,方法不同。
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家长们也一样,有的性格直爽,有的含蓄委婉;在教育孩子方面,有的简单粗暴,有的放纵溺爱,有的教导有方。但没有哪个父母是不爱自己孩子的。作为班主任,只要让家长们感受到你爱他们的孩子就像他们一样,就不会产生误会,发生矛盾,再给予不同的方法指导,教育效果会非常突出。
为了有效地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机整合,每个学期,我都会为自己制定一个家校联系计划,并且在学期初告知家长。如:每天通过校信通告知学生在校表现或一些家教方法;每星期至少对三名学生进行家访,并做好记录;每月召开一次家长会;每学期进行一次家长学校讲座……长期的坚持,使我赢得了家长的尊重和理解,支持和信任,同时也改善了一些家庭教育的现状。
小青的父母由于工作繁忙,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照顾,老人有些溺爱孩子,致使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小青的父母知道后很着急,为此还和老人发生冲突,效果却不明显。了解这种情况后,我利用家访将小青、小青的父母和爷爷奶奶召集在一起,从孩子成长到老人的心理等多方面帮助他们分析,最终使他们在教育思想上达成一致。同时,我在学校也对小青多加关注,这样双管齐下,小青的坏习惯得到了及时纠正。
有计划的家校联系,让我充分掌握学生情况,并和家长沟通、探讨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架起家长、学生和老师间的友谊桥梁。
三、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每个孩子都是主角。
在一个班集体中,有各种各样的孩子。作为班主任,不能把那些成绩突出的爱表现的孩子作为班级的主角,享受某些特权,而那些看似平庸或默默无闻的孩子只能成为配角或观众。每个孩子都希望被关注被重视,因此在我的班级管理中,每个孩子都是主角。
在我任班主任的历届班级中,我都实施班干部轮流制:每周按学号由几名学生担任“班委”中的相应职务。上任前,让其作“就职”演说;一周结束后,再由其向大家作“述职”报告,总结一下各自的工作得失,给下周“班委”提供一定的工作经验;同时,教师还要求全体同学依据本周每个班委的工作能力和表现予以评分,所得分值作为学期末该生操行评语和等级评定的重要依据。
每个学生都知道“一周班委”这个机会来之不易,因而都从自身做起,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在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做同学的榜样,极力将自己的美好形象留在老师和同学的心里。因此,学生的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言行得到了规范,群策群力,为班级工作出谋划策。真可谓:凝聚产生力量,团结诞生希望。
此外,我还在班级中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如书法比赛、习作大赛、课文朗读大赛、手抄报比赛、科技制作活动、乒乓球比赛、家务小能手评选等等,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有不同特长的学生得到展示,树立孩子们自信心。
多年来,我所带班级参加的各项活动和学期成绩总是名列前茅,每学期都并评为先进班集体,还荣获新乡市“文明班级”称号。我也被评为“新乡市优秀班主任”,杜新恒同学荣获河南省“文明学生”称号,多为学生获得新乡市“三好学生”称号。
四、在我的身边,处处是教育孩子的有效资源。
带好一个班级,仅靠班主任一人之力是不行的。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才能高效地实现教育目标。
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加强家校联系外,我首先注重加强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经常征求任课教师的看法,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如果班级中搞活动,需要任课教师的配合,我会努力协调,如在课堂纪律方面,我就和任课老师沟通商量,制定了课堂纪律的十条准则,无论上哪门课,学生都要严格遵守,不能“重语数轻副课”,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习惯。
其次,我还通过学校的其他工作人员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如利用班会课和学校园丁一起修剪草木,到学校食堂帮助炊事员择菜等等,使学生了解其他工作人员为学校的付出,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
我还经常组织校外人士参与到学生教育中来,同时也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社会活动。如请交警同志到学校为学生进行交通法规的讲解,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并带领学生到有交警执勤和没交警执勤的十字路口调查闯红灯现象,并写出调查报告,递交到有关部门。
五、在我的心目中,每个孩子都值得感谢。
十二年的班主任工作,不但让我收获了孩子们的喜爱,家长的赞许,领导的认可,更使我在业务能力上取得了突破。
看到孩子们作文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我从中挖掘问题,提炼出“个性化生活与个性化作文”研究课题,并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制定实施方案,积极探索,最终课题圆满完成,还获得了中央教科所十一五重点课题“中小学生作文个性化发展研究”子课题成果一等奖;为了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我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所讲的多节优质课获得省市级一二等奖,为了探究怎样的作业对孩子们来说即轻负又有效,我进行了不同的尝试,撰写多篇相关论文。为了帮助有阅读障碍的孩子,我查找了众多资料,在这方面成了学校里小有名气的“专家”。“新乡市骨干教师”、“新乡市小学语文教学能手”、“课改先进个人”……众多称号接踵而来。
成绩的取得虽然离不开自己的努力,但是最应该感谢的是我的每一个孩子,他们的成功,当然也包括他们的问题,促使我在教育教学的天地中不断前进!是他们用自己的成长为我搭建了进步的阶梯!
此生有幸,成为教师!此生甚幸,荣当班主任!
只要不离开讲台,我希望我永远是班主任!
(李艳玲,新乡一师毕业生,1999年参加教育工作,现为新乡一师附属小学语文教师,曾获得河南省小学语文教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全国小学语文说课比赛特等奖,荣获“全国优秀班主任”称号。)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