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亚伟用残躯谱写人间大爱(图)

“敬爱的杜老师:你用残躯撑起了博大的信仰,你用坚毅绽放了生命的美丽。”一位杜亚伟老师曾教过的学生在送给他的节日贺卡上用这样的话来表达对他的崇敬之情。这也正是对他的真实写照。杜亚伟这位西峡县田关乡杜营小学普通的人民教师,在大腿截肢之后,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执著追求,无怨无悔地坚守岗位整十年,用爱和责任诠释了“三平精神”的真谛,历经磨难志更坚的行为,再一次演绎了新时代张海迪的传奇经历,用大爱谱写了一曲感人的师德之歌。
2002年的5月19日,是一个平常的日子,但对杜亚伟来说却是人生面临重大磨难和考验的一天。那天他为了给即将临考的学生购买模拟试卷却在路上不幸遭遇车祸,一辆迎面而来的大货车无情地轧断了他的左大腿。医生告诉他伤情严重,必须截肢。这突如其来的晴天霹雳一下子把他给炸懵了。这次灾祸将他人生的所有的理想和希望瞬间化为泡影,下半生将与拐杖和轮椅相伴。他欲哭无泪,一连几天都不吃不喝,不说一句话。他陷入了沉思之中,是否将从此告别心爱的讲坛?是否再也看不到自己所教的学生们那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了?自己的今后的人生之路将如何走呢?
当看到学校同事们那鼓励的眼神,家中妻儿老小那急盼的目光,特别是看到所教之班的学生们送来的鲜花,握着他们稚嫩的小手,听他们用稚气的声音说“祝杜老师早日安康,重返校园”时,他泪流满面,深深被感动了。是孩子们给了他生的希望,点燃了他重生的激情。一个强大的信念支撑起了他。为了咱村的娃子们能多学点知识,将来更有出息,我不能就这样消沉下去了。我要站起来,我要重返校园。他擦干眼泪,郑重地告诉孩子们说:“老师没事,还能教你们,即使拄上双拐我也会去的。”孩子们听到他那坚定的话语,似乎看到了又一次看到了杜老师和自己在一起快乐学习的情景,都露出了天真的笑容。有了孩子们做后盾,他的内心也瞬间强大充实了许多。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后,他终于能依靠假肢和拐杖站立起来了,但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重返校园的强烈念头,使他再一次做出了惊人的决定。他要撇下年近80岁且患有高血压的老母亲,让妻子到学校帮助自己干工作。消息一传开,村里的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不孝,有人说他太傻,还有人当面劝说他:“你图个啥呢?你已经成这样了,单位又不扣工资,请个长假在家养病,不就了了?更何况媳妇在家还能照顾一家老小,又能补贴点家计,这不更好?”对此他只是淡淡一笑了之。谁人能了解他内心对学校生活的那份向往和热爱呢?
凭着一腔热忱,他硬是走入了久违了的校园。到校之后学校领导看他行动不便,决定让他担点轻课头,但他却婉言谢绝了,他笑着说:“我虽然行动不便,但我头脑清醒,何况还有一双能干的手呢!”他又担起了自己以前教的数学课,一干就是十个年头。2006年春,不幸接踵而来,他的妻子被诊断为冠心病,急需进行心脏搭桥手术,否则就有生命之忧。本来因为自己的病就已负债累累,这对他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为了给他解燃眉之急,单位上背着他给组织了一次捐款献爱心活动,当钱送到他家时,他硬是死活不肯接受。他说:“咱们山村教师工资低,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我这点小灾小难算不了什么。”
从家里到学校每天要走二里多的山路,刚装上假肢后,他很不适应,往返学校的路上他不知摔了多少次跤,漫长的路程使假肢把他的大腿也磨成了窟窿。于是他干脆把假肢卸下拄上双拐去学校。当看到同学们那蹦跳的身影,听到同学们那朗朗的读书声和围着自己嘘寒问暖的亲切话语时,他忘却了疼痛的折磨,内心充满了欣慰。
课堂上由于长时间地站立,腿上有疼痛也更加剧烈了,学生们劝他坐下来讲,但他却拒绝了,他说哪有当教师是坐着讲课的。每当这时同学们是一个个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一个个都被感动得眼眶湿湿的,听起课来也格外地专心和用功。他这种坚韧和顽强,无私与敬业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也是一种无形的催化剂,每节课都以那种感人的力量催化着学生那颗稚嫩的心,教会他们早日懂得做人的真谛在于无私奉献。
十年来他经历了太多的风风雨雨,但他从没有耽误过学生一节课,没有停止过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用他的话说“自己的时间有的是,而学生们的学习时间却耽误不起,不能因为我而误人子弟,教书凭的是良心。”十年来他就是用这种朴素的“良心”意识为学生架起了通往知识殿堂的桥梁。他在教育这片乐土上勤奋而艰辛地耕耘着,执著而无悔地奉献着,他感到的是一份快乐与充实,一分自豪与满足。
坚守一天凭的是冲动和热情,坚守一年凭的是勇气和坚强。而他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了整整十年,他凭的却是对教育人生的信仰与对学生的大爱。
(通讯员:黄彦林 李飞)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