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教育新闻网

内乡赤眉一初中教师马花平: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图)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黄书锋
2012-02-14 11:01:36 |
马花平在南阳市示范课堂上
 

  暑假,烈日当空,赤日炎炎,大多数老师们都在避暑乘凉、休闲度假,而她还在翻阅《语文教学通讯》、《魏书生语文课堂教学》。只见她一边阅读,一边摘抄。涔涔的汗水从面颊上滑下来,她全然不觉,一双清澈的大眼睛里透露着对教育教学事业的执著追求和无限热忱。

  她,就是内乡县赤眉一初中青年教师马花平。

  马花平,女,汉族,1977年12月出生,1997年7月毕业于南阳市第二师范学校,1997年8月参加工作,1997年8月至2003年7月在内乡县赤眉小学教语文,2003年8月至今在内乡县赤眉镇第一初级中学教语文。2010年7月取得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

  任教期间,她所教两个班级的语文成绩及格率、优秀率、平均分年年稳居全镇前列,所教学生合格率、后进生转化率高,教育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和奖励。2002年1月讲授的《比一比,赛一赛》在南阳市小学中青年教师综合实践优质课竞赛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07年10月,被内乡县教体局评为内乡县中小学师德先进个人。2008年8月,南阳市基础教育教学论文评选活动中,《初中生作文创新精神的培养》被评为市级一等奖。2011年4月讲授的《古诗词名句赏析》在南阳市初中语文示范课活动中荣获一等奖。2011年8月,南阳市教育局、教育学会论文评选活动中,《让美育点亮语文课堂》被评为市级一等奖。

  学生说:你给我指明了一条路

  06年马花平教的一名七年级学生薄剑英,他整天无所事事,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做“地下工作”,下课不是与同学追逐打闹就是爬高上低,前天刚刚逃学上网今天又看不健康书刊,呵斥批评、叫家长带回家劳动反省都无济于事,他反而还振振有词地说老师在故意跟他过不去,让老师不要管他。马花平想:“他只是班级的五十分之一,我不管他没什么,可每一个孩子却是家庭百分之一百的希望。”教育家马卡连柯的话在她耳畔响起:“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于是,她决定用爱心点燃他心中的希望。

  一天午后,马花平把他请到办公室,轻轻拍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坐下。他手足无措,惶恐地看着她。马花平微微一笑,温和地说:“坐下吧。”然后她同他聊了起来。在谈话过程中,当问到他业余喜欢做什么时,他眼睛一亮,高兴地说:“我的乒乓球打得好。”接着他滔滔不绝地讲起了乒乓球的发球、接球、摆短、劈长等技术,讲起了大球与小球的区别,令她耳目一新。她顺势邀请他在课外活动时间一起去打球,他欣然接受了。

  在以后的几天里,马花平发现他的学习、纪律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后来在该校举行的乒乓球比赛中,他荣获了一等奖。那一刻,他眼中放射出了自信、喜悦的光芒。

  后来在打乒乓球的融洽交往中,马花平不失时机地对他说:“据我观察,你思维敏捷,分析问题很有条理……你是一个有希望的孩子,我相信只要你上课能做到专心致志,课下不懂就问,不耻下问,你的成绩肯定会有大的进步。”他先是惊疑地望着她,然后认真地点点头:“马老师,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随后马花平又安排一位成绩、品行都很好的同桌帮助他。到期末考试时,他居然进到了班级的前10名。后来他还专门送给马老师一张贺卡,贺卡上写道:“马老师,谢谢你对我的教育!当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徘徊时,是你为我指明了一条宽广的人生之路。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学习,长大了干一番事业……”看着那一行行歪歪扭扭的文字,马花平的眼睛湿润了,她沉浸在那种至真至纯的童心海洋里,感到了无限的愉悦和幸福。

  是啊,歌德曾经说过:教师如果征服了学生的心,其形象就同天空的星星一样在学生心中闪光。马花平知道她从来没有想过要征服学生的心,她只是从心底深爱着他们。因为爱,办公室里,她不顾领导劝阻,强忍病痛,左手打着点滴,右手握着笔为学生批阅作业;因为爱,教室走廊里,她督促学生课间练字,手把手给学生矫正汉字的书写;因为爱,课余时间,她找来语文不配套的学生和潜能生,要他们在她面前一一纠正错题,查漏补缺;因为爱,课堂上,她不惜花费时间,为的是让一名后进生学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专家说:你的课真实、朴实、扎实

  马花平清楚地记得2011年3月27日要到南阳市上复习备考示范课,然而在上课的前两天夜里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25日下午她在电子备好室里对教案、课件、学案做最后的修改订正,从下午忙到傍晚,从傍晚忙到深夜,当她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走出电子备课室,才觉得寒气逼人,两腿直打哆嗦。四周一片漆黑,回家的路上,她脚下一软,竟摔到了门前已经揭开但还没有修好的下水道里,顿时只觉得满脸是血。她一下子懵了:“这可咋办?我怎么去上课?我也不去了……”

  经医生处理好伤口后,回到家里,躺在床上,她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去上吧,看我这幅样子:额头碰破了一个口子,鼻梁擦破了皮,难看死了,怎么面对学生?怎么面对那么多听课的教师?不去上吧,怎么对得起这么多天来自己的付出?怎么对得起学校领导的重托?怎么对得起教研室领导的期望?”这么多天来的一幕幕情景像放电影似的在她眼前闪现:

  为了争取这节课,县教研室张海联主任曾在市里据理力争说:“初中语文《古诗词名句赏析》这一复习课不是其他学校的独创,它的原创是赤眉一初中。”县教研室领导为确定作课教师,亲自莅临赤眉一初中听课把关。

  在距离复习备考会的召开只有一周的时间了,县教研室临时决定让马花平到市里上课。当得知这一决定时,她一下子慌了,忐忑不安:“虽然我在校内上过多次公开课,但我从未在县内讲过公开课,这次要到市里讲!时间这么紧,能准备好吗?如果讲砸了,那丢人可丢大了。”她找到校长说:“我怕上不好,还是选别人吧。”校长说:“选你,是对你的信任。你的素质很好,只要准备充分,一定能上好的!”在领导的鼓励下,她接受了这一重任,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先学习语文课程标准;然后上网查阅资料;又找来《魏书生语文教学法》《教育时报》《语文教学通讯》等教育书刊,认真阅读;在深思熟虑后,她才着手写教案。

  在学校试讲后,根据语文组老师们的指导意见,她重新修改教案。反复推敲学习目标,务必使其切实可行、语言准确规范;学习环节的设定,务必使其科学合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导入语、过渡语的语言力求精辟简洁;仔细琢磨所选的几首古诗词力求使其典型、有代表性;在小黑板上反复练习要板书的字,力求美观漂亮……

  在到内乡初中试讲的前天夜里,她无法入睡,干脆闭着眼睛,把准备好的教案从头到尾在脑海里过了一遍,甚至连学生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都想好了解决方案。第二天试讲完后,根据张主任的指导,她又重新修改订正教案、课件、学案,连课堂上她要说的话都一一准确规范地确定下来,并且力求简洁、得体、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把课件上所有文字按不同类别重新一一设置成不同的字体、字号、颜色,力求使版面清晰美观……

  那一刻,马花平仿佛感到她的学生在看着她,她的同事在看着她,领导们也在看着她……“我代表着赤眉一初中,上,一定去上!”不知怎的,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推动着她,让她不能退缩,让她不会退缩。

  就这样,在各级领导和同事们关切希冀的目光中,马花平走上了市示范课的讲台。她调整好心态,面对南阳市的学生,她用自己的勇气,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真情,和学生们一起沟通交流,一起走进文本。课后的研讨会上,教育专家评价她上的那节课“真实、朴实、扎实”,为她颁发了市示范课一等奖荣誉证书,后来县教研室把那节课的教案编入《高效课堂是这样做成的》一书,她感到她的努力得到了肯定。

  马花平说:爱心无限,追求无境

  正是由于对教育这份事业执着的爱,才促使她在教学这条道路上永不止步,无怨无悔。15年来,她从没有停止过探索的脚步,她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撰写了多篇论文,其中去年8月写的论文《让美育点亮语文课堂》被评为市级一等奖;08年10月她被内乡县教体局基础教育研究室评为优秀学科教师;09年6月,她讲的《沁园春?雪》在内乡县农村中学教学管理观摩现场会活动中获得一等奖;去年参与研究的课题《提高初中生语文书写水平的方法研究》获得市级一等奖。

  生命有限,爱心无限,追求无境。她说她并不会满足这些,她要用自己无限的爱心点燃事业之火,做学生爱戴的老师,做师德高尚的老师,做人民满意的老师。她说她要以高尚的品德把舵,用智慧孕育成长,用真诚开启心灵,用希冀放飞梦想,和大家一道默默耕耘,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阳!


责任编辑: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