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小学优秀党员教师梁利平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马晓云
2020-07-03 08:25:54 |

  梁利平,1990年生,本科学历,中共党员,中小学二级教师,2015年9月进入平顶山市宝丰县李庄乡程庄小学工作,现担任程庄小学三年级数学、英语课教学工作。在近五年教学生涯中,梁老师始终兢兢业业,爱生如子,团结同事,甘于奉献,以“教书育人”为己任,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
 
  一、用行动诠释师德 用身正作为典范
 
  社会赋予了教师很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梁利平老师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她常说: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责任担当,教给学生知识,教会学生做人,这是我们的责任。家长把孩子交给我们,就是把责任交给我们,我们要为家长、孩子负起这个责任。她还说:老师要有两颗心,一个是良心,一个是爱心。扪心自问,问的是良心,倾情付出,洒的是爱心!
 
  她的班上调皮捣蛋的学生很多,她用自己的耐心和爱心感动着每一位学生。记得有一次,她班上的两个学生中午没有回家,也没有告诉父母去向,学生的父母开始疯狂的寻找他们,梁老师得知消息后,顾不上换鞋,穿着拖鞋在寒冷的大风中,和学生父母分头在村子里面寻找,并不停的问附近的学生有没有见过他们,寻找了近一个中午,最后在一个同学家中找到。这时梁老师才松了一口气,连忙一路小跑赶回学校,她一岁多的女儿在屋里醒来后,哭着不停地喊妈妈。她抱起自己的孩子,安抚好孩子情绪后,又去找这两位同学,询问他们有没有吃饭,知道他们没有吃中午饭后,梁老师跑到自己的屋里,把自己的午饭以及水果,给了这两位同学。而她饿着肚子,进入教室,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还有一次,天气特别炎热,上课之前,梁老师看到学生们在太阳下跑的大汗淋漓,满脸通红,她跑到附近的小卖部买了全班学生的雪糕,学生吃着美味的雪糕,脸上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梁老师不计较个人得失,把自己能给的都给予了学生。正是这样,她用自己的言行做好了同事们的典范。是啊,在讲求公德,崇尚师德的今天,我们需要这份纯真,更祈盼这种由纯真带来的人性的升华!
 
  二、用付出播撒爱心 用汗水浇灌桃李
 
  程庄小学的学生都是农村孩子,近年来,随着外出务工家长的不断增多,留守儿童也越来越多。梁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班上的留守孩子和学习困难生,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状况,让这些孩子也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和永康是梁老师班里的学生,他的父母均在外务工,只有年迈的奶奶在家里照顾他。疫情期间,和永康同学因为沉迷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一直都没有参加梁老师的网上直播课,也没有按时上交作业。面对这种情况,梁老师及时和他的父母进行沟通,当他父母知道后,告诉梁老师“孩子就交给你了”。听到这句话,梁老师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她几经周折才和和永康本人取得联系,她和和永康同学在电话里聊了一个多小时,帮助他分析玩游戏的利弊,以及父母外出务工的不易。因为梁老师的关心以及不断的鼓励,和永康同学慢慢开始改变自己,课堂上听得更认真了,作业也能及时完成了,每次放学都要追着梁老师,告诉她课堂上的知识自己已经掌握了。
 
  同事们都说梁老师的教室有魔力,只要她一进教室就不出来了,学生会一个接一个的请教问题。特别是今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质量大打折扣,新学期时间短任务重,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后都是梁老师给学生补课的时间,每天如此从未间断。教师办公室里,数她的办公桌前最热闹,经常围着几个学生,梁老师不厌其烦一遍又一遍,直到学生点头说:“老师我会了,谢谢您!”
 
  梁老师的父母在焦作,公婆身体不好,她的女儿才一岁多也无人照顾,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工作。记得有几次,她和搭班老师调课,问起原因才知道,她需要回焦作处理事情,来回五百多公里,她总是早早来学校上完课才走,带着孩子开三个多小时的车,下午处理完事情就立马连夜赶回来,回来时经常已是半夜了,孩子在后排的儿童座椅里早已睡着……就为了不耽误第二天的课程,她的心中时时刻刻装着她的学生。为了“大家”她不得不舍弃自己的“小家”,苦了她的孩子,办公室的同事常是她孩子的保姆,她的办公椅旁边的旧沙发那就是她女儿的睡床。梁老师伏案工作,身后旧沙发上女儿呼呼大睡,这成了程庄小学特有的一道风景。前几天下午放学的时候,梁老师让那些没有纠错的同学留下来,对他们一一进行辅导,学生们都围绕着她,她全神贯注的投入讲解中,而她自己的孩子只能在一旁独自玩耍。孩子没人看管,一不小心磕到了嘴巴,瞬间流了许多血,哇哇大哭。梁老师看到后,强忍住泪水抱起了她,她赶快帮孩子处理了伤口,安慰好孩子后,她一手抱着孩子,一手给学生继续讲题。看到孩子的嘴巴肿的那么高,她的内心十分自责,她忍住了自己的眼泪,继续工作。其实伤口疼在孩子身上,又何尝不是疼在了母亲的心上呢?汗水浸透衣衫,脸上绽开笑颜,她说:“每个学生都是自己的孩子,希望每个学生都能听懂学会。”
 
  梁老师家住宝丰县城,程庄小学是宝丰县境内最东边的村小,距离县城二十五公里,但遥远的距离从未影响她的工作。有几次见梁老师早早来到校园,很好奇:“梁老师怎么来这么早?”梁老师莞尔一笑:“昨天下午辅导学生晚了没回去。”“那你怎么吃的饭?”。“昨晚付老师给端的饺子,今早校门口一个学生家长给端的稀饭拿的馍。”说者满脸笑颜,听者满眼湿润,一个二十多岁瘦弱的年轻女教师就这样吃起了百家饭。
 
  充实愉快的一天结束了,工作一天疲惫的身心也该好好休息一下了。可晚饭后又是梁老师微型直播课时间,因为她怕留守儿童和一些学困生没人辅导。学生写完作业拍照提交钉钉群家校本,梁老师就在几十里外的宝丰家中批改学生的作业,学生有错题就一一拍照发给学生并配上讲解这道题的小视频,错的多就开直播讲题。她们班家长群里最多的是梁老师反馈学生作业的图片和讲题的小视频。梁老师担任三年级数学、英语两门课程,每天要日清,对于那些父母不在家的留守儿童,因为没有智能手机,梁老师就亲自给他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打电话让学生在电话里过关,还经常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并跟他们谈心;每周还要进行周清,逢周五周清学生的试卷来不及批阅就带回家,周六就出成绩,甚至周五当晚就出成绩,决不挨过周日。
 
  三、积极进取  硕果累累
 
  时代在前进,社会在发展,在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每位教师都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梁老师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他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研究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她课前精心准备,查找资料,灵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精心制作课件,并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不打“无准备之仗”;她大胆探索创新,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她积极参加各类学习培训如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与同事交流分享。
 
  在教学中梁老师尊重孩子的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不同的表现形式,使他们形成自己不同的风格,不强求一律。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释放,让学生在视、听、触觉中培养了创造性思维方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在工作中,她尊敬领导,团结同事,能正确处理好学生、教师、领导之间的关系。严于律己,无私奉献,认真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忘我工作,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工作成效显著,参加工作以来所教班级学生成绩在县乡教学质量调研检测中总是名列前茅。2019年秋期她接手的三年级数学、英语成绩都是全乡倒数第一,半年的努力后在李庄乡教学质量调研检测中,两科都取得了全乡第一的好成绩。因为梁老师的不懈努力,入职以来,年年被推荐为优秀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践行为学高为师,德高为范的理想信念,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一直奋斗在偏远农村教育第一线。
 
  (通讯员 梁利平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