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照耀暖人心,雏鹰翱翔初展翅——方城县独树镇扳井小学教师张鸿雅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余松岭
2020-04-30 08:19:21
|

张鸿雅,女,25岁,是独树镇扳井小学2019年入职的特岗教师,负责教授六年级的数学及综合学科,还是数学教研组的组长。参加工作以来,她一直践行着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同时也不忘提升自我,与学校、学生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遵循学校安排,在家为学生们开展网络教学工作。同时也不忘与教研组内的老师们一同展开针对网络教学工作的教研活动,群策群力,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提升网络教学质量。
六年级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学生们如同雏鹰离巢一般,即将迎来自己的第一次展翅翱翔,这就决定了教师必须付出百分之两百的努力,帮助学生打牢基础。在网络课堂刚开始的时候,由于上课模式的转变,导致许多学生不适应课堂节奏,张老师发现问题之后,多次与学生沟通,并主动放慢教学进度,把每一个知识点反复去讲,使学生在逐渐适应课堂节奏的同时,把知识点听在耳里,记在心里。
每次上课前,张老师都会在网上搜集、研究多种教辅和资料,认真备课,组织语言,希望将知识更浅显易懂地传授受给学生。同时注重因材施教,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不同的要求以及期望,采用不同的方法力求每个学生都能学有所成。
在教学过程中,张老师善于给学生总结做题方法和技巧,并且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循循善诱,力求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到融会贯通。在微信、钉钉的直播课堂上,张老师采用小组积分法,通过小组间的比赛答题,营造出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每次课后作业,学生的错误之处,她都会在批改时一一指出并给予讲解,还会再给学生出一些类似题型练习,确保当天的知识当天学会,当天的任务当天完成。
在综合学科的教学中,张老师摒弃传统的死记硬背,教给学生理解性记忆的方法,通过各种方式搜集资料供学生拓宽眼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
在教学工作之余,张鸿雅老师还密切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情感需求,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并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夸美纽斯说过:“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而我们也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句诗来形容教师。而张鸿雅老师这根“蜡烛”才刚刚开始燃烧,相信在她的教师生涯中,她会像太阳一般照耀着一个又一个的莘莘学子,帮助他们展翅翱翔!
(通讯员 余松岭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