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无言,爱无声——记范县濮城镇五联小学教师董晋莹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巩丽元
2019-09-12 11:44:49
|














三尺讲台,八年如一日,缘何如此,根在这里。一支粉笔,纸短情长,不问西东,爱在这里。从小就有一个当老师的愿望,现在实现了,所以她倍感珍惜,也一直努力的做着这份事业。她就是濮城镇五联小学教师董晋莹。
董晋莹,女,党员,大学本科,中小学二级语文教师,曾被授予濮阳市“优秀教师”、濮阳市“学生最喜爱的教师”称号。是河南省骨干教师、范县人民政府教师节表彰的模范教师、范县最受欢迎教师、范县优秀班主任。在第三届全国现代课堂泰安岱岳博览会展示课中,她作的课题《白鹅》获一等奖,她曾多次参与省、市、县课题并结项,撰写的论文也多次荣获市级表彰。参加工作至今一直在一线进行教育教学工作并担任班主任,教育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她辅导的学生作文及各类竞赛活动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县级表彰,她的教育格言是:一切皆有可能。
以教人者教己
她刚参加工作,恰逢进行课改,为了尽快进入角色,她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充电,看《高效课堂22条》《导学案的编写》…写读书笔记。无论是本校、兄弟学校,还是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听课,只要条件允许她都积极地去学习经验,听完课写心得、总结;中心校安排听课,主动报名讲课。她不放过每一次学习的机会。教学之余,她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她喜欢琢磨,有时为了完成一件事可以熬至深夜,对她来说,熬夜是很正常的事情。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断的摸索学习,她的教学成果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和认可: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她接手了一个底子薄弱的班级,通过努力,在那年小升初考试中,全班平均分由全镇最后一名,升至到全镇第二。她并没有因为这个成绩而停止不前,而是继续学习,六年后也就是去年,又一届毕业班在小升初考试中取得了全县第二的好成绩。在2019年7月,她被确定为河南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人选,纳入当地骨干教师、名师培养序列,予以重点支持和培训。这些成绩都已过去,江山代有才人出,她深知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终身学习,今后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她以“教人者教己”的理念行走在教育之路上。
以课堂碰撞思维
她在教学中,开发了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和课程,把濮阳名吃裹凉皮带进课堂;把教室搬到操场上;带学生走出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研学活动;编写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校本教材;举办朗诵会;寓教于乐,多方法学习汉字,辅导学生参加河南省汉字听写大赛获市级优秀奖;注重学生兴趣发展,编排的节目在县六一文艺汇演中获一等奖;所带诵读社团也多次在市、县获奖。
以爱静待花开
她是土生土长的濮城人,扎根濮城乡村教育八载,送走两届毕业生,与学生之间演绎着一个个难忘的故事。她在农村长大,所以特别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架起留守孩子与父母沟通互爱的桥梁,因此也就有了带领全班学生做饭、包饺子的温馨时光;因为爱生如子,也就有了“和事佬”规劝要离婚的家长,挽救了一个即将破碎的家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学生,也就有了冬日里的家访;为了班级的和谐,下班回家后顾不上嗷嗷待哺的孩子,又租车去学生家调解矛盾,避免了两个家庭的争执。她时刻想着学生,学生和家长也会一直用他们的方式爱着董老师,学生会记着她的生日,“密谋”给她过生日。自己的孩子毕业了,家长们依然还会在教师节给董老师送来问候和祝福。
用心做最好的自己
她是一名语文老师,班主任,年级组长,副校长,一个又一个岗位的历练,成就了她虽身兼数职,仍能得心应手的能力。她在工作中诠释着一名党员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她在家长会上经常说:“将心比心,希望自己的孩子未来也能遇到像自己一样的老师。”因此,她在工作岗位上从不敢懈怠。
(通讯员 巩丽元 供稿)
责任编辑:贺莹莹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