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穴希望小学教师王英华扎根农村20年

[ 大河报] 作者:
2019-09-12 10:59:06 |

  暑假刚过去,汝州市骑岭乡风穴希望小学教师王英华依然很忙(如图)。从走访学生家长,到接受一年级新生和入住科教园区安置点插班生的报到,从统计全校教师的“一补两贴”到填写近三年学校的公用经费调查表……同事们放假休息了,王英华却少有时间陪家人和孩子。
 
  扎根农村用激情点燃教育梦想
 
  今年40岁的王英华是骑岭乡风穴希望小学教师,1999年8月,从原汝州师范学校毕业后义无反顾地回到儿时就读的学校任教。
 
  农村长大的孩子,对农村孩子求学的艰辛和坎坷深有体会。王英华说,他能咬牙坚持下来走到今天,是因为一个个好老师无私的教诲和帮助。
 
  王英华参加工作时,农村小学大部分教师年龄偏大或是代课教师,年轻教师大都托关系到条件好一点的学校,不愿意回来。王英华认为,这种情况对农村教育发展十分不利,因此,他回来了。
 
  20年来,王英华选择了坚持与坚守,始终牢记初心,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还担起了学校总务主任、学籍管理员等工作。
 
  尊重理解成就每一个孩子
 
  积极向上、幽默励志、充满激情是王英华留给师生的印象。尊重、理解、信任,用心对待每位学生,是王英华赢得学生爱戴、推进班集体建设的不二法宝。
 
  2018年新学年,男生小常刚进入他的班级时数学才考了45分,全班40多名学生排在倒数第五。小常产生了厌学情绪。针对这个情况,王英华多次找小常谈心、补课,通过家访做工作,小常终于有了转变,数学成绩也提高到了80多分。
 
  风穴希望小学很多学生的父母都在外务工,王英华就经常与这些学生的父母通过电话或微信交流,上下学时,与接送学生的祖父母、外祖父母们交流、谈心,让他们时刻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共同帮助成长。
 
  王英华工作很细心,细到学生每天家庭作业完成情况都会逐一记录。
 
  “比如今天有10道作业题,这个学生完成了,就在当天完成的小方格里打个√号,如果做错了3道题,就在小方格里写个3,重新做对后,再打√号。”王英华说,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每位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情况,督促他们很快提高成绩。
 
  王英华还注意分析学生错题的普遍性和个体性,有针对性地专门辅导。2019年上半年期末考试,王英华所教的四年级数学取得了全乡同级第三和综合科全乡同级第一的优异成绩。
 
  并肩双飞过这样的日子无怨无悔
 
  王英华的妻子马延娜也是风穴希望小学的老师。一对有情人生活上互敬互爱,工作中互帮互促,是骑岭乡老师们羡慕的模范家庭。即使是2016年,王英华夫妇的第二个孩子王骁骐出生后,也依然如此。
 
  王英华的父母身体不好,其家庭条件也请不了保姆,王英华就和妻子商量把王骁骐带到了学校。谁没课谁带,若都有课就让其他老师临时帮忙看着。这样的日子过了两年,二人无怨无悔。
 
  2018年10月,王英华的母亲因意外致左臂粉碎性骨折,但王英华工作脱不开身,让马延娜送其去了住院。此后,王英华更多还是忙于工作,在母亲住院的20多天里,除了年迈的父亲,再就是妻子马延娜的默默付出。就连母亲出院时,王英华也因为忙于学校计算机教室新电脑安装,而没有去医院。
 
  骑岭乡风穴校主要负责人说,从教20来,改变的是岁月,不变的是王英华老师心中的责任。

责任编辑:贺莹莹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