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娟:筑梦山乡 用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李伟恒
2019-09-10 11:26:54 |
 
 
  已是深夜十一点了,当汝州市大峪镇一中王娟娟匆忙地查完最后一次寝时,等待让她讲故事的女儿早已经睡着了。这样的情形,在她的身上,不知道已发生过多少次了。
 
  毕业班班主任、英语课教师、学校党支部组织委员……这些标签都贴在了她的身上,在同事们的眼里,她俨然就是个“大忙人”,可却从未听她抱怨过半句,而且还总是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管理着班级、辅导着学生。她就是大峪镇一中的80后女教师——王娟娟。
 
  几经波折 全家终团圆
 
  2009年,家住小屯镇宗庄的王娟娟在南阳理工学院修完了全部课程顺利毕业,2012年参加特岗教师招聘考试,考入湖南省怀化市麻阳苗族自治县文昌阁中学,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教师。
 
  “当时我在湖南,我的丈夫薛强伟在鲁山教书,我们刚出生的女儿被安排在汝州老家,一家三口人,三地分割,每年只能在寒暑假或放长假时才能聚在一起。”王娟娟说,这样的日子过着十分痛苦,无奈之中,她和薛强伟商量都重新考试,考回汝州。
 
  2014年夏天,王娟娟又参加我市的招教考试,并如愿成为了大峪镇刘窑小学的一名教师,2015年,由于工作需要,被调入大峪一中。而此时,薛强伟也通过招教考试,来到了大峪一中。
 
  “来到大峪一中我觉得特光荣,为什么呢?因为大峪一中中招成绩连续10多年名列前茅,是河南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汝州市文明单位标兵,有一面墙的荣誉。”王娟娟说,大峪一中不仅有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大峪精神,还有敢于创新的领导班子,有并肩奋战的老师队伍,以及那群比学赶超的可爱孩子们,这些都更加坚定了让她做好教师这一本职工作的信念。
 
  责任在身 不言放弃
 
  2015年9月,王娟娟来到大峪一中的第一年就担任班主任,并且带的还是毕业班。这让初来乍到的王娟娟一方面感谢学校领导的器重和栽培,另一方面也感觉压力山大。
 
  王娟娟说,开学第一个月,由于各种琐事,白天忙于上课和班级管理工作,晚上备课到凌晨一点多钟,繁忙的工作让王娟娟身体就出现了各种不适。2015年国庆节期间,她去医院检查,医生说怀孕了,不过孩子已经没有胎心。
 
  因为带的是毕业班,王娟娟认为自己的事儿已成定局,可是班里的孩子们却有无限可能,不能因为自己受伤再影响孩子们学习,那更是得不偿失,她流泪做完手术,稍作休息就上课了。
 
  百般的劳累、紧张的学习充实着2015至2016学年。这一学年,王娟娟所带的九二班,55个孩子参加中考37个人考上我市重点高中,重点高中升学率67%。从那以后她的干劲儿也更大了。
 
  关爱学生 情暖人间
 
  2017年临近中考前,王娟娟的班上有个小插曲。班里一个品学兼优的女生到办公室告诉她要放弃中考。王娟娟问她为啥,这位腼腆的女孩儿张果果说因为家里穷,没钱交报考费。
 
  当听到张果果这句话时,瞬间刺向了王娟娟心灵深处。“自己又何尝不是呢?”王娟娟发自内心的说,她自己在高中阶段时,也曾因家庭贫困退学,也是当时的老师无私地帮助了她,使她顺利完成了学业。
 
  “我当时特别心痛,我绝不忍心也不愿意让孩子因为贫困而失学。”王娟娟说,当时,她马上找校领导汇报,并且去孩子家里了解情况。到张果果家里真是无比的震惊,住的是石头房子,家里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妈妈患有精神疾病,平时就靠50多岁的父亲一个人打零工维持生计。
 
  当时王娟娟就对张果果的父亲说,只管考,只要考上,钱由她来想办法。
 
  为解决张果果实际困难,在王娟娟的游说之下,学校减免了她所有考试费用,最终张果果顺利进入了市第二高级中学。随后的几天,王娟娟就开始想办法筹钱,朋友圈、微信群、QQ等社交媒体上发布求助信息,短短几天时间就筹集2200元钱,凑足了张果果第一个学期的学费。后来,王娟娟又联系了平顶山义工联爱心助学协会,并为张果果找到了爱心人士,进行一对一助学帮扶。
 
  孩子们都懂得感恩,你如何对他们,他们都会记在心里。每年,王娟娟的学生都会回学校来看她,每当她的嗓子不舒服时,也都会有孩子们的关心问候。“当老师的最大的幸福莫过于此吧。”王娟娟最后说道。
 
  (通讯员 李伟恒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