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山村小学37年 56岁的他只为孩子有学上
[ 东方今报]
作者:
2019-06-20 10:32:57
|
济源市坡头镇苇园小学,一个大山深处的教学点,一名乡村教师在此坚守37年。在这里,56岁的杜战领,为了8名留守孩子有学上,忍受着孤独和寂寞,毅然独自坚守山村学校,为孩子们奉献着光和热。
从教学到做午饭 都是他一人负责
“不要让孩子们失去上学的地方。” 今年已经56岁的小学教师杜战领,是济源市坡头镇苇园小学的一名教师。
苇园小学是济源市坡头镇西部偏远山区教学点,学校只有两个年级,共8名学生和一名老师,杜战领一个人,身兼老师、厨师、保安多重职务。
由于学校工作、生活条件艰苦,但凡来这里的老师,都很难坚持长久。56岁的杜战领,从1982年开始参加工作,最初是在学校附近的马场村教学点教学,后来因为生源减少,两个教学点裁撤后合并为苇园小学,从此杜战领就一直留在这里,一干就是37年。
其间,杜战领曾有很多机会离开这里,但他每次都主动放弃了,他的顾虑是:“不能让山区孩子没学上。”
记者看到,这所学校很小,一栋两层楼房,五间屋子,教室里一块黑板斑斑驳驳。37年来,教学点除了不断更换的孩子们,只有杜战领一名教师,日常教学中,孩子们的语数体音美等课程甚至午饭,都是他一人负责。
每天放学后护送学生回家
杜战领说,目前的8名学生,都是附近几个村子的留守儿童,其中家最远的距学校十多里地。“孩子们5点多就要起床上学,走很远的山路来到学校。” 杜战领说,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每天放学后,他专门护送孩子们回家。
无论春夏秋冬,迂回曲折的山路上,他都小心翼翼地走在孩子们身旁,就像那座坚实无语的大山。冬天是最难熬的,天冷路滑,因为要护送孩子们安全回家,十几里的山路,他要走个来回,等回到家里,手脚近乎冻僵。
为了让孩子们受到良好的教育,杜战领业余时间自学了音乐、美术、电脑等知识,不断丰富孩子们的课堂教育。“虽然辛苦,但看着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心里很高兴。”杜战领说,为了让孩子们放学后按时吃到可口的饭菜,他每天利用课间休息时间,提前把中午要吃的肉、菜等准备好,为孩子们做饭。
“不要让孩子们失去上学的地方”
2009年的一天,天下着大雨,路面滑湿。杜战领骑着一辆摩托车到镇里买教学用品,不料发生了车祸。在医院昏迷两天,醒来后,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自己的学生怎么办,在身体还没完全恢复的情况下,他不顾家人的反对,仅仅在医院住了十多天,就匆匆赶回学校。
他说:“学生在我心里就像一颗红太阳,每天看不到他们充满朝气又活泼可爱的笑脸,就放心不下。”
杜战领回忆,除了这次住院的经历,他再也没有请过假。这次车祸给他造成了严重的后遗症,从此需要每天服用药物,但他毫不后悔。他坦言,看到一批批孩子从小山村走出去,有的还考上了重点大学,他心中很有成就感。
一条山路走出了山里孩子的梦,也洒下了杜战领的桃李芬芳。眼瞅着到了退休年龄,他坦言自己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人来接手他的工作,“不要让孩子们失去上学的地方。”
责任编辑:贺莹莹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