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春在乡村讲台上绽放——记鹤壁市淇县西岗镇一中教师姬建华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冯银河 刘政
2019-05-27 10:31:31
|


“人生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人生不一定伟大,但一定要崇高。”这是鹤壁市淇县西岗镇一中教师姬建华写在办公桌上的座右铭,也是她从教3年来矢志不渝坚持的做人原则。
(一)
3年前,姬建华大学刚毕业,便以优异成绩通过招教考试,分配到淇县西岗镇一中,这是21岁的她第一次来到淇县西岗。报到后,学校便安排她七年级班主任一职。因为七年级的新生来自不同小学,成绩参差不齐,坏习惯多,很多人不愿接手这个班主任。姬建华没有推辞,欣然接受。当时大家都替这个一脸稚气,呆萌可爱的姑娘捏一把汗。
姬建华上任后,逐一了解学生情况,积极培养班干部,并和各任课老师沟通交流学生情况,通过家访、电话、微信群和家长及时联系,因为很多学生家长都在外地打工,白天没有时间,只有晚上有时间和老师交流,姬建华白天备课上课改作业,晚上还要和家长一一交流到夜晚十一二点,一天工作下来,自己会瘫在床上一动不动。但比起工作繁重辛苦,最让姬建华感到劳累的是个别学生家长的不配合和蛮不讲理。一位叫小彬(隐去真名)的男生多次违反课堂纪律,顶撞任课老师,甚至把家长请来仍然态度蛮横,没有悔改的意思,后来姬建华通过多次耐心谈话,终于打开了小彬的心门。原来该生家是建档立卡户,他幼时父母离异,父亲又身患残疾,家里全靠奶奶一人支撑。小彬自尊心强,又争强好胜,跟同学稍有摩擦便大打出手。得知情况后,姬建华特意请教心理老师,从生活上和学习上开始无微不至的关心张彬。终于,这个曾经的“问题少年”悬崖勒马,小彬的奶奶看到孙儿的改变十分感谢。学校老师去小彬家里扶贫慰问,他的奶奶拉着老师的手,再次叮嘱要代为转告,对姬老师表示感谢。
“既然干了这一行,起码要把它做出个像样子来!”就是这么简单朴实的想法,支撑着姬建华一路走来。
(二)
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意思是说一定要坚守自己的职位,爱岗敬业,勤勉尽责,忠于职守,永不松懈倦怠。
今年学校组织班级队列队形比赛,正好体育老师结婚请假,为了争取优异成绩,姬建华换上运动服,借来哨子和音响,学着体育老师的样子喊口号,带着学生一遍一遍的练。练得多了,就有几个学生不配合,嘴里一直抱怨不停,加上天气炎热,瘦弱的姬建华一气之下差点晕倒,那几个学生看到非常后悔,懂事的他们劝老师回去休息,姬建华回去接了杯水,不放心又返回来陪学生坚持到底。那一次比赛,八一班众志成城获得了比赛第一名。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用朴实的真情培育学生,用高尚的师德温暖他人,这是姬建华最真实的写照。
每当看到班级里40多个孩子的灿烂笑容时,听到孩子们一句句老师好时,姬建华心中就释然了,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值得的,三尺讲台、一生情愫,再多的委屈也都无憾!
“感谢姬建华老师的良苦用心,她在生活中的贴心照顾,学习上的严格教导让我的孩子终身受益。”留守儿童介晓芳的妈妈一提起姬老师,言语里是道不尽的尊敬与感激。
姬建华在工作上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而在荣誉面前却是一再谦让。前年的优秀班主任评选,她工作积分领先,却主动让出荣誉给需要的老教师。去年优秀教师评比,无论教学还是班级管理都表现出色的她得知名额只有一个仍然主动退出,她总是说自己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学生评价她:“时而活泼可爱,时而严肃可敬,但每个时刻您都是我们最尊敬的老师。”这是写在去年教师节贺卡上的一段话,是学生献给西岗镇一中姬建华老师的。
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姬建华默默坚守三尺讲台,将自己的闪亮青春和满腔激情,全部奉献给了西岗镇一中,奉献给了渴望知识的孩子们。
(通讯员 冯银河 刘政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