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实肯干领头雁,模范创新排头兵——记淅川县名校长寺湾镇三小校长王培龙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党杰
2019-05-07 17:39:34 |
  淅川县寺湾镇三小,是一所村级小学。王培龙同志作为学校负责人,他任寺湾镇三小校长的那一天起,他秉承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踏踏实实的做人态度,保持勤劳质朴的领导本色,像一颗火种,每到一个地方,都能火红一片,在他的带领下,老师们都能焕发出工作的激情;他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黄牛,在他所挚爱的教育热土上,播撒汗水和希望,换来满园春色。他就是社会、家长、师生心目中的“实干校长”。
 
  一、校园文化彰显特色教育
 
  为把我校打造成特色鲜明的窗口学校,名副其实的镇直小学,我校不断充实与完善校园文化,做到示范引领,环境育人。
 
  1、精心扮靓大校园。大门口是学校的“脸面”。我校对校门两边院墙喷绘“三风一训”、办学理念、领导人教育思想、校徽介绍等;里面是文化长廊,对导学互动课改、学生一日常规、安全教育、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特色教育等内容进行简介,同时两个不锈钢报栏里也分别对学校及教师荣誉、小学生守则和每月“十星级学生”及优秀家长照片、社团活动等内容及时进行公示和展评,打造校园文化新的制高点。
 
  小学是学生走向人生舞台的第一步,要给学生提供人生出彩的舞台,创造梦想成真的机会。我校每周例会充分利用“星光大道”及小型舞台举行全校性会议、文体活动、十星级学生评选表彰会、好书共分享等,使学生也能走上星光舞台,踏上圆梦之旅,走好人生大道。
 
  2、用心布置功能室。充分利用空闲教室,合理调配资源。在教学楼三楼布置各功能室,建成高标准科学实验室、准备室、仪器室;全新布置多媒体教室,地面用地板砖铺设,窗户全部安装遮光窗帘。图书室、阅览室、体音美器材室都焕然一新。
 
  3、精心打造图书角。我校充分利用学校图书资源,每周四中午各班进行图书借阅,完善相关档案。各班建立图书角,做到书籍及时更换,专人负责。利用二楼东西墙角摆放书柜,供学生随时阅读。学校开展“好书共分享”活动大大推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了一套读书交流活动经验。
 
  二、做细教学教研,狠抓常规管理
 
  我校认真落实“备求全、讲求精、辅求活、批求细、考求实、评求导、补求足、研求真”的24字方针,力争样样做实,件件做细。
 
  1、修订考评方案,完善制度措施。教导处根据学期新情况,科学制定了教学常规“八大项”管理办法,做到有管理制度、有考评细则、有量化表册、有奖惩方案。然后依据考评细则对教师的常规教学以表格化的形式进行量化打分,一周一检查,一月一汇总,一期一总评,结合绩效工资兑现奖惩。教案每周检查一次,不仅记录数量,还对备课质量进行优缺点分析。作业不定时检查,种类齐全,纠错本、同步训练、家庭作业等,不仅记录应交人数、实教人数和作业次数,还对作业优秀的学生在校内黑板或师生大会上全校通报表扬。
 
  2、开设教研之窗,搞好教学科研。我校在校园黑板上开设了“教研之窗”,对周听评课安排、周教研主题、教学教研信息及时公布,认真实施。坚持听校内导学互动公开课和听推门课制度,要求教师必须人人上公开课。月月进行大教研,双月进行优质课竞赛,落实评课制度,利用每周三、周四的教研时间,包组领导亲自参加,不仅对作课教师的课进行点评,还要求作课教师说课,及时进行理论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每期教师听课节数必须为20节以上。为激励参加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出台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对教师在论文、优质课、课题、辅导学生等方面获奖后给予适度奖励。
 
  3、关心特岗教师,倾力助其成长。为帮助特岗教师尽快适应教学,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学校出台了《师徒结对方案》,要求每一名班子成员、骨干教师包一名特岗教师,与特岗教师结成对子,对特岗教师在备、讲、辅、批、考、评、补、研等方面进行帮扶,为他们配齐配全备课资料,每位教师人均手头近10种备课资料。学校还积极搭建平台,鼓励教师施展才华。组织开展了各种新形式的赛课,促使特岗教师快速成长。
 
  4、抓好考试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我校的考试组织严密、措施得力、奖惩分明,做到了真考、真评、真奖、真罚,已成为提高我校教学质量的有力引擎。学校还经常告诫学生“考试失败你仍旧有补救的机会,考试作弊将在你的人生中记上一个永难抹去的污点”。试题由学校统一命题、统一印刷,到考前监考教师领取试卷时才统一启封,考试由学校统一组织,对调监考,流水评卷,根据制定的《月考实施方案》来核算出各科的评估值,实施奖惩。考后必须写出翔实的质量分析,为下一步教学指明方向。
 
  三、推进课程改革,做好完善提升
 
  实施导学互动,打造高效课堂,我校一直在努力推动课程改革。县教研室进行微课竞赛后,我校迅速行动,通过参与教师示范引领,在我校在推进课程改革上打出了一套“组合拳”,人人体验微课之精髓。
 
  1、氛围鼓动。继续完善课改实施方案,制定了全校教师课改宣言,规范课堂回答用语,人人正面评价他人的回答。以“导学互动”教学模式为主题,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利用橱窗、展板、墙报、公示栏等,全方位宣传“导学互动”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图、操作规范、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展示公开课、示范课、引领课教师风采,公示领导带头上课、听评课、参加教研情况。通过教研组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平台,课改难题利用集体智慧、集体攻关。通过一系列宣传造势和活动载体,课改在我校已经形成了学校坚定决心搞好课改、层层关心支持课改、班班争先恐后课改、人人积极参与课改的浓厚氛围。
 
  2、领导带动。从校长和班子做起,对课改本身的精髓、要义、理念和精神,深学一层、深刻理解;对课改的推进责任、规划、举措、制度先行一步、率先垂范。从校长到教师,层层包干到户,包学科、包班级、包学生,一级做给一级看,一级带着一级干。截至目前,学校班子听评课19节次,上示范课5节,累计参加教研活动20次,召开课改反馈会6次。
 
  3、赛课推动。一是特岗教师入门课。对新参加工作的特岗教师,由帮扶教师对其进行导学互动课改的理论指导,学校及时组织知识培训,然后由教研组听其入门课,及时进行把脉问诊、辅导帮助。二是导学互动达标课。对应参加达标课的教师,学校及早对其课堂教学进行指导,开展全校性听课评比,使每位教师能顺利通过达标验收。三是导学互动优质课竞赛。开展全学区教师赛课,由业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评委会,分成语文、数学、综合三个学科,对全学区教师课堂教学打分评比,优秀者推荐参加县镇优质课竞赛。四是课改推进课。我校结合教师自身实际,在积累课改经验的基础上,每节课贯穿至少一个心理游戏,调动学生积极性,深入反思课堂教学,通过组织示范课、引领课,教研活动不断完善提升。然后对每位教师课改推进水平,逐一打分量化,检测课改现状,分析制约因素,反思存在问题,总结成功经验,完善改进意见,争取早日形成我校课改的成功经验,切实提高教师素质。
 
  4、制度驱动。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改的积极性,激发师生参与课改的热情和干劲,让愿改、敢改、会改的教师政治上有地位、精神上得鼓舞、物质上得实惠,制订了课改奖惩方案,课改评估结果与教师的评优评先、晋职晋升挂钩。为激励青年教师上精品课,学校规定,教师在校内和外出交流上公开课,或CN刊物上发表课改论文,一律给予重奖。“别的方面可以节俭,在课改上要敢于投资、善于投资,只要是在搞课改、务教学,怎样投入都不过分”已成为我校班子的共识。
 
  四、强化德育安全,加强日常管理
 
  1、创设育人环境,提高班级文化品位。我校注重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从校园文化到班级文化处处彰显着24字的核心价值观,还通过专题学习、举办活动等形式使学生入脑入心,生活学习中自觉践行。为提高班级文化品位,我校对教室文化进行重新布置,别出心裁的设计“班级文化墙”,利用吹塑纸、海绵纸、图画纸等让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进行创作,把作品贴在“文化墙”内展示,弘扬了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讲台右侧设置成公示栏,张贴功课表、作息时间表、第二课堂活动表;教室后侧布置成卫生角,摆放打扫卫生工具。班级门口悬挂“做三小之星,创和谐校园”公示牌,公布班级誓言、“夺星小能手”照片等。
 
  2、做细班级工作,动态管理班主任津贴。施行班主任业绩考核,从值周组反馈、领导值日点评、住宿生管理、路队纪律和常规班务工作五方面评比,经常开展班主任论坛,不定时组织班级观摩,每周一上午第一节开展班会,进行十星评选,做通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班主任管理、学生管理更全面、更有保障,有利的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贯彻落实。
 
  3、抓实安全工作,确保师生警钟长鸣。“安全重于泰山”我校把安全工作突出地摆在一切工作之首来抓,安全警钟长鸣。首先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方面的网络(组织、制度、措施、器械等),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达到精细化,排除隐患不留死角;其次加强校园值周值日门卫巡查力度,配发值周教师袖标和必要警戒器材,发现情况及时反馈,24小时全方位监控,重点做好学生到校、放学时间段和课间活动的管理,定期对学生开展安全主题教育。在抓好安全的同时,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太极拳、花样跳绳,健身操等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第三做好学生路队教师护送工作,各路队配发队旗,路队长佩戴袖标,醒目地提醒路上来往的车辆。学前班坚决实施家长接送制度。在209国道学生出入的各主要路口安装提示牌,最大限度地保障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进一步密切家校联动机制,教师包村包组到户,使学生全程处在安全监控之下。每天按时巡河发送图片及时存档。
 
  五、创建特色学校,形成德育品牌
 
  1、倾力搞好“十星级学生”评选活动。该活动的宗旨是“人人小星星,颗颗亮晶晶”。具体做法是要求各班每周分别从“守纪之星”“学习之星”“文明之星”“运动之星”等方面评出“星级学生”,在教室后墙开辟专门版面,张贴带有“星级学生”的名字的小星星,每月班级一评选夺星小能手推荐到学校,然后在进行全校评选,把这些“星”的先进事迹放到校园中阅报栏里展示,在校园广播上反复播放,由校长亲自颁发奖励证书。这一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全校学生“学星”“比星”“做星”的热情,在社会上赢得了广泛的赞誉。学期结束前,进行美德少年评选活动,制作展板。
 
  2、构建魅力社团,传承优秀文化。开学以来,我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等,成立了“阳光向上心理社团”、金孔雀社团团、多彩美工社团、花样篮球社团、趣味数学社团、小荷诵读社团等,精心制定社团章程、计划,围绕学校考核细则,每周六社团都定期开展活动,期期有主题,人人有收获,技能有提高,兴趣爱好广泛培养。活动中陶冶了情操,锻炼了意志,传承了优秀文化,树立了环保意识,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求知的欲望。
 
  3、精心打造特色社团文化。我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每月围绕德育活动主题,举办大型节目或活动。三月开展“寻找最美学生及家长”,涌现出了35位先进学生,在校园中举行先进事迹报告会,引领其他同学向先进学习。四月开展“守校纪班规”进行法制演讲,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做遵纪守法的好学生。五月开展“品读国学经典,点亮智慧人生”的德育节目展演……还进行了羽毛球比赛、跳绳比赛、书法比赛等,六月进行励志感恩、养成良好习惯教育。
 
  各个社团严格按照活动计划精心组织,切实提高学生技能,培养学生兴趣。本学期共进行14期社团活动中,做到期期有主题,人人有收获。校长亲自成立了“阳光向上心理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构建了留守儿童及学困生的自信心,组织书法练习活动中评选出了一批优秀作品,然后把学生的书法作品制成展板,放大宣传效果,同时每期社团活动制作美篇扩大舆情宣传。花样篮球社团进行舞蹈动作编排,随着强劲动感音乐共同吟唱古诗词,培养了学生多种感官有机结合,体现美的灵活展现,吸引了各个年级不少同学的踊跃参加。多彩美工社团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受到动手动脑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学生想象力,陶冶了情操。
 
  学校还在少先队活动室设置了“关爱留守儿童亲子交流平台”,随时让留守学生与家长语音通话、视频交流,增进了家人间的感情。
 
  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已成为寺湾三小的主旋律。过去的一年,淅川县寺湾镇三小被中心校评为先进教学单位,县教体局评为“先进德育工作单位”“阳光向上心理社团”县先进德育社团。在2018春六年级考试成绩评比中位居全县第10名,1-5年级2018年秋全镇统考中位居全镇第一名。在全县“德育社团成果节目”展演活动中,全镇12个节目寺湾镇三小6个节目参加展演。在市级省级新闻媒体报道70篇德育、安全、教学各个方面的文章。
 
  他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工作中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为师生学习的楷模。在他的身上,有一种“铁人精神”,不等不靠;在他身上,有一种老黄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和血:在他身上,有一种奉献精神,默默地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而且是要做就做最好。他把自己的全部真心都奉献给了自己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一定可以用自己的实干精神谱写教育的新篇章。他以自己的行动诠释着自己的信念:“工作上多点吃苦,生活上少点享受。因此,王培龙同志常说:“一个小学校长,权力不大,责任不小。”他为了这份责任,踏实做事,谦和待人。近年来,寺湾镇西营中心小学教学质量有飞跃式的提高。在未来的岁月里,他定会一如既往地为重新镇教育事业浓墨重彩地书写“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华丽篇章,做社会、家庭、学校满意的校长。
 
  (通讯员 党杰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