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山区十九载 无悔青春苦也甜——记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小学教师史国兴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周俊青
2019-05-05 22:07:50
|
一转眼,19年过去了。19年来,国兴老师的工作轨迹可以用两点一线来概括:即他从滔河最西面的山区小学——石庙湾小学转到了滔河最东面的山区小学——黄楝树小学。19年,可歌可泣的案例实在是少之又少,更多的却是普通的、具体的、琐碎的小事。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国兴老师19年所做的工作,那就是一件事:用大爱做小事。
19年来,国兴老师将他的全部青春都奉献给了山区教育,勤勤恳恳、爱岗敬业、潜心钻研、大胆创新。虽然辛苦,但苦中有甜。在此期间国兴老师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尊重,得到了同事的赞许,领导的信任,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扎根山区 奉献青春
国兴老师是一个农村孩子,2000年师范毕业后,又一头扎进了山区小学——离家不远的石庙湾小学,这一扎就是16年。2017年9月,国兴老师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无限憧憬和热爱,转到了滔河最东边的黄楝树小学任教。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现实工作中的困难是国兴老师没有想到的。这一年,国兴老师肩负着学校的后勤工作,黄楝树小学又是一所恢复重建的小学,千头万绪,几乎从零开始。但国兴老师始终秉持着千条线一针穿,千斤担一力担。国兴老师把孩子、老人接到学校,以校为家,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条不紊。
众所周知,老师的工作是千头万绪的,责任重大,尤其是现在孩子处在很不稳定时期,有些学生你说的轻了他听不进去,说的重了他又反感,也有个别学生明知老师说的对偏不听,工作难度相当大。为了干好自己的工作,国兴老师总是早晨早起,晚上晚睡,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由于学生多,情况也就复杂起来,心理要调整的,学法需改进的,身体要注意的,生活应改善的……,国兴老师总是一个一个、一遍一遍地与学生悉心交流,深入了解情况,每一个学生的住址、家庭状况、性格脾气、学习成绩,国兴老师都了然于胸。工作中国兴老师发现很多老师对学生很关注,要求严厉,处理问题严肃,但是学生往往从而不服,甚至还走向反面,形成逆反心理,出现许多“治不了”的学生。经过仔细观察、冷静的分析,国兴老师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爱都能在学生那里生效,那种不顾学生感受、压抑学生个性、恨铁不成钢的急于求成的爱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那种细雨入旱田般无声的爱、无痕的爱,才是学生更能接受的爱,越是特殊学生越需要这种爱。工作中国兴老师从不打骂学生,从不讽刺、挖苦学生,把尊重学生、理解学生放在首要位置。遇到事情从学生的不同实际出发,多方面考虑问题,多扬少抑,先顺后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就说到学生心里,做就做到点子上,让学生在行动上不再判逆,心理上不再憎恨。
“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爱是教育的灵魂,有了爱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才能冰释他们心底的自卑,奔向健康发展的人生之路。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部分学困生,他们厌学、不学,甚至辍学,在学校里打架斗殴,这些不良现象触动着国兴老师的心,如不尽快改变这一现状,对学生、对社会将产生恶劣的影响。工作中国兴老师查阅资料,细心观察,认真分析,仔细比较,发现现在许多学校在评优树标中一直沿用“横比”的方法,即“好中选优,优中拨尖”,这种方法使很大一部分学生根本无法获奖,长期下去丧失信心,精力转移,出现上述不良状况。从那时国兴老师就在自己的班内设立“进步奖”,设法转化学困生。对学生全身心的爱,换来了丰厚的回报,案头上孩子不断进步的成绩表,就是对国兴老师最好的回报。
勤练内功 完善自我
19年来,国兴老师辛勤耕耘,始终坚守着“教书育人,无私奉献”的人生信念,成为学校教师的楷模。国兴老师经常利用工作之余阅读报刊杂志,看一些先进事迹材料,以此来指导自己的成长和发展,近来国兴老师更是积极的参与学习强国的学习,政治思想觉悟不断提高。
坚持每周的政治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国兴老师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并结合淅川县的“导学互动四种教学模式”,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注重把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辛勤的汗水结出了丰硕成果。国兴老师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在历次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几年来,国兴老师还挤出点滴时间,用笔认真记录自己的班级工作、教学工作,不断反思自己的班级管理、教育教学,撰写了大量工作日记、教育随笔,并积极向各种报刊杂志投稿。其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提高课堂效率》荣获县教育教学论文壹等奖、《如何转化班级中的“个别生”》荣获县教育教学论文二等奖、《小学生学生自信心培养的实践研究》被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评为壹等奖等等。
精雕细琢 不懈追求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年来,国兴老师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
从超前备课上下功夫。国兴老师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重、难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
向课堂教学要效果。国兴老师针对毕业班学生特点,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抓重点,千方百计 突破难点。
从作业批改中找切入。国兴老师认真及时批改,力求做到全收全改,当面订正,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反馈矫正自己的教学。
在教学研讨上求突破。不断汲取他人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国兴老师经常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国兴老师坚持听公开课,进一步明确了今后讲课的方向和方法。
倾心教育,青春无悔。 做一名合格的山区人民教师是国兴老师无悔的人生选择,这些年的教学生活中有泪有笑,有花有果,辛劳的付出换来了累累硕果,国兴老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但成绩只能代表过去,他不会满足,他将更加信心百倍的去挑战自我,扎实工作,全心全意的付出,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用汗水浇灌满园的春天,用心血培育智慧的花朵。
(通讯员 周俊青 供稿)
责任编辑:曹雪
浏览次数: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