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满校园 真情暖人心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王栋梁
2019-04-28 09:29:30 |
    她叫王红勤,2000年毕业于郑州幼儿师范学校后,踌躇满志地走上了三尺讲台,有兴奋也有担忧,看着那一双双稚嫩的眼睛,她的担忧消除了,她会付出全心全意的爱,去培养他们茁壮成长。参加工作19年来,她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学生,遵纪守法,团结同志,顾全大局,自觉维护教师形象。在学校,她多次担任中高年级包班,以及全校的德育工作,对每项工作她都积极负责。
 
    她是一位有爱心的老师
 
    冰心老人以前说过一句话:“爱是教育的基础,是老师教育的源泉,有爱便有了一切。”的确,老师付出的不仅仅仅是心血,更多的是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事业的成就。每次上课她都怀着愉快的情绪去和孩子们一齐学习。担任一年级老师的时候,她就像一位慈祥的妈妈,从不嫌弃留守儿童脏兮兮的,还帮孩子搞好个人卫生。记得有一位叫晶晶的女孩子,家里只有一位残疾的父亲,头发总是又脏又乱,还长了虱子,孩子们都不愿意和她玩。王老师了解了她的情况,在学校里烧了热水,帮她洗过头发,并把乱糟糟的头发修剪后,她笑着说:“多清秀的小姑娘,以后按时梳洗,老师可要监督你呀!”从那以后,她经常帮晶晶梳洗,晶晶自己也变成一个讲究卫生的女生,脸上也开始露出自信的笑容。她教过的学生都得到过温暖的爱。
 
    她是一位工作认真、讲究方法的老师
 
    在教学上她一丝不苟,认真备课总结,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状况,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着眼培养学生潜力,发展学生智力。课余她总是那么平和安静的伏案工作,学生的一张张小篇子也在王老师手下圈点勾画。从这些勾画中,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时常看着她给学生辅导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她注重方法的多样化,带孩子们搞活动,亲身体验。三年级学生的作文课不好上,学生表达能力差,她带学生出去做游戏,做完后一同交流游戏的过程和同学们的表现,自己当时的心理活动。学生亲身体会,有话可写,又能表达出真情实感。她善于鼓励学生,学生乐于学习,她所带的班级成绩总是名列前茅。王老师说:“人人都需要赞美,调动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吝啬,给予他们赞美!”
 
    她十分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给予学生自信的力量,从潜意识方面引导学生向正面的、用心向上的方面发展。那年班里有位叫佳瑶的女同学,由于基础差,学习成绩很差,十分自卑,从来不和大家玩,上课也不敢大胆抬头看黑板。看到这种状况,每次上课,王老师就主动用眼神和她交流,鼓励她用心听讲,课下专门看看她的作业,不时地鼓励她,“你的字写得很好。”“你最近课文背诵流利。”渐渐地,课下她敢对着老师微笑,语文成绩也在慢慢提高,期末考试语文考了78分,王老师衷心地祝福她下次取得更好地成绩。同学们对她也刮目相看。佳瑶变了,变得爱笑了,变得自信了。后来佳瑶同学升入初中,在一次作文中写到王老师对她的鼓励,初中的罗老师把截屏发给了王老师,看到文中的这句话:“我心中的星星亮了,那是我以前的王老师把它点亮的。”王老师很开心,还要罗老师带去她对孩子的祝福。
 
    她是一位服从安排、敢于挑战的老师
 
    如今,我校老师缺少,开学时学校分配她担任一个班的语数英,王老师担心自己初中学的一点英语早就忘得差不多了,怕教不好英语,但她很快就表态自己一定干好。她说:“没关系,自己先学,加倍努力!”她就自己先翻阅资料、听录音,学会后再教学生,和学生一起交流记单词的方法,学生乐于学,她笑着说:“教到老,学到老。我自己也长知识了。”每次考试她班英语成绩平均90分以上。
 
    学校开展的周六德育社团活动,王老师积极报名参加。成为志愿者以后,她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了“巧巧手美工社团”,认真计划,组织安排活动内容,课前精心准备,教孩子们画画、剪纸、贴画、泥塑、手绘石头……她心灵手巧,活动课生动有趣,深受学生的喜爱。她认真开展没一次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做好总结,以便下次做得更好。活动也得到领导和家长的肯定。
 
    她说:“不忘初心,努力成为一位有耐心、爱心的老师,既是学生的老师,又是朋友,虽然还没有成为理想中蕙质兰心的老师,但我仍在努力!因为选择这个职业我今生无悔!”
 
    这些事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平常得近乎琐碎。这就是王老师的生活写照。就在这平淡、琐碎中,我们看到了她是春天播撒希望的人,心中有着秋收的期盼;她是清晨的一缕阳光,有着勇往无惧的精神。她虽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孜孜不倦为师路,矢志不渝教书人”,谱写了一曲默默无闻耕耘者的奉献之歌,这不正是最美丽的教师吗?
 
    (通讯员  王良   供稿)

责任编辑:徐晴

浏览次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