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炯: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一片清纯天地
[ 河南省教育网]
作者:
王栋梁
2019-04-28 09:22:31
|
孙炯,1990年出生,29岁,2015年成为寺湾镇教师队伍中的一员,在寺湾镇小任教至今,主要担任小学六年级语文教学工作。孙老师踏踏实实做人、兢兢业业做事,把爱的阳光洒向教育事业,洒向自己的学生……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却用平凡而崇高的师德之光,照亮了一片清纯的天地。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孙老师不仅坚持学习教育理论,改进教学方法,还重视学生的品德教育,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自从担任六年级语文以来,每年小升初考试,一直位居全镇第一名。2018年,在小升初考试中,所带的班级语文成绩位居全县第二名。由于成绩突出,各种荣誉接踵而来,2016年3月,被寺湾镇中心学校评为“优秀教师”;2016年9月,被寺湾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7年9月,被寺湾镇人民政府评为“优秀教师”;2018年3月被淅川县基础教育研究室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2018年9月被淅川县教育体育局评为:“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献身教育,无怨无悔
她始终把“献身党的教育事业”做为自己人生的座右铭。在工作中,做到以人为本,模范履行为人师表的职责,把教好书,育好人当做自人生追求。她多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系统的理论基础,并注重教学改革,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赖学生,充分挖掘学生自我调整、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潜能,培养学生潜力、开发学生智力,构成了自我较为鲜明的教学特色。在教学环节上,从严要求自己,做教师的表率。在教材处理、教学方法改革、作业批改、尖子生培训、学困生的转化等方面进行了许多颇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为了提高学困生的成绩,她利用每天的下课时间,或者晚上休息时间帮助学生辅导功课,甚至双休日也没有回家,亲自到学生家里不计酬劳、对学生进行辅导。自2015年从教以来,很多双休日,她为了辅导学生,偶尔回家的次数只有个位数。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即使生病了,孙老师仍坚持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她总是说:“再缓一缓吧,不能影响孩子们呀!”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孙老师的帮助下,很多学困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孩子们一个个都非常感谢孙老师,他们说:“如果没有孙老师对我们的辅导,就不会有今天辉煌的成绩。”正是孙老师对孩子们无私地帮助,她所教班级的语文成绩,在全镇一直名列前茅。在教育教学上,她注重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在德育工作方法上,形象生动并构成系列化,建立了学生、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把“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学会创造”作为培养人的目标,透过主题班会、师生对话、开家长会、社会调查采访、演讲赛、辩论赛、做礼貌学生、建礼貌班级等一系列有声有色的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的学生素质。
关爱学生,无私奉献
孙炯老师有一颗善良的心。她每教一个班级,都能够奉献爱心,致力构建和谐班级。她时刻把学生冷暖记心头,与学生心心相连。学生生病了、家中有困难了等等,她都一一记在心里,想方设法帮忙解决。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的立场。对待差生,能用爱心、耐心、细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施展自我的风采,并透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使其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促使其消除厌学心理,激发内在动力,努力取得进步。同时,常常安排他们在班级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组织一些他们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发现自身的价值,准确地熟悉自我,并体会到老师的关心与期盼,从而树立起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迎头赶上。
班级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重头戏,班主任要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孙老师做到了把“爱”奉献给所有的学生。记得班里有个学生叫乔新博,家长对其教育、学习方面不够重视,经常逃学,同学们都嫌弃他,他自己渐渐对学习失去了信心,常常逃学玩游戏。孙老师经过多次观察、访问,并和他交朋友,关心他生活,帮他补课,给他讲道理,后来该生学习成绩直线上升,后来还当上三好学生。
另外,班级里有个女孩叫张芙蓉,她学习很好,可就是不敢在同学面前发言,是班里有名的“胆小生”。为了帮助她练习胆量,孙老师上课时经常提问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并且课下经常找她谈心,鼓励她。当发现她朗读课文抑扬顿挫很有感情时,就鼓励她带着大家朗读。给她机会,让她代表班级参加“中国梦”演讲,她竟然还获得一等奖,她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放学后,见到老师她还悄悄地说:“孙老师,我真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老师高兴地回答:“台上的表现就是你对我最好的回报。”她微微一笑就跑了。孙老师用耐心和关爱,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创新能力的活动舞台。
呵护成长,永不言弃
刚刚踏上三尺讲台的孙老师,原班主任给她介绍班里的几个“笨学生”,其中有一个不但学习基础差而且从来不写作业的孩子。从上第一节课孙老师就密切关注这几个孩子,经常找他们补习,放学时跟他们聊天,慢慢地这几个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成绩也逐步提高,孙老师在班里给他们发奖状,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从他们的脸上看到了自信的笑容。那个又“笨”又爱惹是生非的孩子,虽然成绩提高了,但是“恶习难改”,每天早上,总有同学给孙老师汇报他又没写作业。起初,孙老师找他谈话,他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保证改正。可是,好景不长,过个两三天又“故伎重演”。后来,孙老师为了彻底改掉他经常不写作业的坏习惯,每天放学,把学生留在自己的宿舍写作业,一直写完才让他回家。有好几次,因为天色有点太晚了,学生写完作业之后,孙老师又亲自把学生送回家。家长一看到孙老师,就忍不住对她说:“孙老师,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家孩子的教导,孩子在您的照顾和教育下,比以前有了很大的进步,真的很感谢您,您辛苦了,以后还要麻烦您多教育他,谢谢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终于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发愤图强,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就这样,这个曾经让每个老师同学都头疼的男生,步入了学习的正轨。看到他的进步,孙老师非常的开心!
俗话说:行得春风有夏雨。家长经常对她说:“孙老师,孩子交给你我们很放心!”“教学方法独特、新颖”,“和学生有共同语言,更懂得尊重、理解学生,很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同与拥护。”这是老教师对她的评价。她经常跟我们聊人生、讲情感,是我们的知心姐姐”。这是学生眼中的孙老师。没有精彩纷呈、潇洒自在的生活,但幸福都充满在与学生朝朝暮暮的风雨兼程中。虽然孙老师现在还不是名师,但她却把教学当成一辈子的事业来经营,让自己的青春的这三尺讲台上闪光!就像一束深山里绽放的腊梅,历经岁寒,绽放出最明艳的色彩。
日出日落,年轮更替,岁月变迁,不变的是孙老师那爱岗敬业的信念;潮涨潮落,花开花谢,时光荏苒,不改的是孙老师那教书育人的情怀。
(通讯员 王良 供稿)
责任编辑:徐晴
浏览次数:次